第591章(1 / 2)
(弹幕)【懂得都懂。不是自己的钱花得不心疼。】
(弹幕)【更可怕的是借修坟之名到处揩油。你以为就藩王彻侯想抢老百姓的钱?到他手的能有六成都算官吏清明。】
(弹幕)【小了,格局小了。县级揩完郡级揩,郡级揩完国级揩。】
(弹幕)【揩到最后一无所有,甚至还被愤怒的黔首挫骨扬灰。】
(弹幕)【农民军:过了,过了。】
(弹幕)【是揩过头了还是说过头了?】
(弹幕)【都过了。】
“无耻。”
“无耻至极。”天幕下有不少人骂发弹幕的不配为人,但远没到义愤填膺的地步,反而透露出些许心虚。
秦末大乱,不少贵族靠偷卖葬品,而且还是祖宗的葬品来勉强度日,所以那种“盗墓贼死全家”的话是说不出口的。
【与文景二帝乃至刘邦相比,刘瑞在个人乃至家庭上的开销绝对能用低得发指来形容。】
【纵观历代封建皇帝,一夫一妻的真不多见,所以未免黔首折腾,刘瑞在登基后一直未召良家子入宫,反而把景帝的良家子们送还回家。】
【也是为给文景二帝的宫女宦官一个安置之处,孝高武帝在景帝的葬礼后花了大部的补偿费,车马费。】
【因为宦官不似宫女,出去还有一线生机,而且只要不入宣室,不侍妃嫔,就不会有藏秘的难题,所以在孝高武三年,刘瑞借着刘邦的托梦,同时为祖先积福的口号废了延续百年的宦官制。】
【自此,宫刑与太监彻底退出政治舞台。】
【而为孝高武帝与孝仁女帝服务到死的宦官令李三,正是中国最后一位宦官。】
“没有宦官?那他靠啥保证女人不干那些出格的事儿?”刘邦虽对宦官这种生物深恶痛绝,但也不想莫名其妙地被戴绿帽,然后被野种篡了大汉江山。
【因为宫里不雇太监,所以是由自梳的嬷嬷、壮妇守卫内宫。】
【考虑到男女差异,刘瑞特许内宫门的女侍卫配弓弩,臂弩。】
天幕放出后世出土的汉宫女卫图,只见两个身高七尺、全副武装的壮妇守着椒房的宫门,随时准备射杀强闯椒房殿的人。
【除此外,汉朝的宫婢人数也迎来大减,最后稳定在八百出头,最多不过一千之数。】
“一千之数?那么大的宫廷仅靠一千人能打理干净吗?”管家的吕雉不解道:“可别是把汉宫卖了、废了来节省开支。”
吕雉只是开玩笑地随口说说,但天幕却把她的猜测彻底石锤。
番外(三十二)
【宫婢一少,偌大的汉宫肯定会有照顾不到之处。】
【刘瑞不是疯狂压榨底层宫婢的黑心老板。面对这种无解的难题,他选择从ab之间挖掘c道。】
【也正因为这个决策,他那宛如不锈钢般的好名声也有了缺口。隋唐时的隋文帝、唐太宗在国库空虚时也曾动过效仿一二的念头,但却被谏臣烂在朝堂之上。】
(弹幕)【可惜了。要是隋文帝和唐太宗真的效仿刘瑞的举动,没准现在会有更高的知名度。】
(弹幕)【是啊!参考明朝的某位国公。历史的名声七分靠打,三分靠吹。国际上为何喜欢吹捧刘瑞?还不是因证明自己祖上很牛的办法就是证明祖宗真的见过历史名人,而且还是非常有名的历史名人。】
(弹幕)【类似于我爷爷见过国家领导(秒懂)。】
(弹幕)【类似于花两百英镑就能录个议员祝你生日快乐的视频(飙泪笑)。】
(弹幕)【两百?以前不是一百五吗?怎么一眨一闭间涨了五十?】
(弹幕)【通货膨胀了解一下。英国不是近期脱欧嘛!所以汇率有点波折,连带着物价也涨了不少。】
“脱欧?大英?”之前的很多生词能借上下语境猜出意思,可这两生词生的能让土著头顶挂满问好:“这又是啥新鲜玩意?”
某些端着饭碗寻找下饭料的黔首不管“大英”是谁,“脱欧”是啥,催着天幕继续去爆皇帝的料。
“快点。不然乃公的菜都凉了。”把天幕当成电子榨菜的不止有普通的黔首,还有不像另一时空里的儿子般有亲属相配的邦邦子。
吕雉是不用想的。
刘盈是太糟心的。
至于其他的妃嫔庶子……
刘邦:都滚,留乃公一个。
一旁的籍孺兴许感受到来自刘邦的怨念,所以在努力削弱自己的存在。
【孝高武四年,刘瑞借人手不足把未央宫和椒房殿后的许多宫殿一一封禁,同时废弃了原计划里的明光宫,改为可供商人、关漂落脚的明光区。】
天幕放出的长安地图上有有不少宫殿被一一划去,然后不等刘邦看清那里是不是自己熟悉的某宫某地,画面便猛得转到电视剧情。只见一群宫婢迈着轻快的脚步封了不用的许多宫殿。虽然碍于皇家的面子还是得每年进去清理杂草,但是在一年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