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节(2 / 2)
然成风啊!
“你读过《九章算术》?”
关麟直接问道……
“在下自幼喜好数学,无论是《周髀算经》还是《九章算术》均反复研习。”
糜阳如实道:“《九章算术》中九章内容,二百四十六个数学问题,在下不敢枉称深谙其道,却自诩……不会被其中提及的数学问题所考到!”
——『好大的口气啊!』
关麟饶有兴致的望着糜阳,他接着道:“那我考考你,三三数之剩二,五五数之剩三,七七数之剩二,问物几何?”
这……
糜阳微微一怔,他心头略微思索,旋即一边推导,一边回答道:
“三三数之剩二,置一百四十,五五数之剩三,置六十三,七七数之剩二,置三十。并之得二百三十三,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。”
说到这儿,糜阳昂首:“答案是……二十三!”
嘿……答对了!
糜阳的答案并没有惊到关麟,但回答的速度,却让关麟略微惊讶。
当然,关麟提出的这个问题、糜阳的推导过程与后世的数学问法、解法有些略微的区别。
翻译过来。
关麟问的便是——某数用3除余2,用5除余3,用7除余2,求其数?
糜阳的回答,则是——3除的余数用70乘之,5除的余数用21乘之,7除的余数用15乘之,把三个乘积相加,减去105的倍数,得出答案二十三!
(ps:即2x70=140,3x21=63,2x15=30,140+63+30=233,233-2x105=23)
这……
关麟微微怔住,其实,一下子……他没听懂糜阳的解题思路。
不过……
如果是他,一定会列“二元一次方程”……
——『这小子……的解题思路,有点东西呀!』
关麟心头暗道一声,旋即接着问。
“本曹掾再问你,今有鸡兔同笼,上有十二头,下有三十四足,问鸡兔各几何?”
关麟琢磨着。
这道鸡兔同笼,是把数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。
事实上,数学也的确可以在许多领域与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关联。
包括排兵布阵,包括百兵奇巧,包括药理常事。
甚至往大了说,后世那被誉为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“p=np”的论证。
一旦完成,将会对密码学、生命科学、凝聚态……产生深远的影响,甚至癌症的治愈都能够迎刃而解。
当然,这是后世……
可,哪怕是放在汉末三国这个时代,一个数学领域的天才,所能做出的成就与贡献,依旧不可限量。
由此及彼……
关麟难免想到,蜀汉后期人才凋零……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