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七百九十三章 辞官群臣的震惊(1 / 2)

说来繁冗,但其实不论是秦枫在心里的这番计较,还有朱元璋听到心声的反应联想,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完成。

对于金銮殿内的文物百官来说,他们只是听到这位新晋的国师大人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可思议,甚至于荒诞的“告老还乡”的请求。

然后,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,微微沉默之后,便点头道:“国师大人欲要辞去所有职务?”

“是。”秦枫点头道:“户部侍郎,工部尚书,还有应天知府,全部辞去。”

咦?!

众人立刻敏锐地把握到了这其中的一点奥妙。

尚书,侍郎这些,都是手握重权的实职,尤其户部、工部,那都是无数人垂涎三尺的油水衙门,想方设法想要进入,都还怕没门路。

但对秦枫来说,竟然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,就全部弃之如敝履。

太豪横了!

相形之下,应天知府这个职位的去留,倒是无关紧要,只能算是区区小事。

不过秦枫尽管一口气辞掉这么多职务,却保留了大明国师这一称谓,并没说连大明国师的称号也要辞掉。

大明国师,听上去的确是高端大气上档次,位极人臣,地位在任何文武官员、皇亲国戚之上。

然而究竟是负责什么的?

好像,谁也说不清楚。

只能算是个虚职。

辞去油水丰厚的实职,保留了空有名头的虚职,众人完全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秦大人,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。

莫非又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操作,是我们看不懂的?

说实话,这样的操作,在最近几年,尤其是在秦枫身上,已经发生了无数次。

流程大抵都是相同的。

一开始,无人理解秦枫的做法,但到了最后揭晓的时刻,众人如梦方醒,这才知道一切都落入了这个神秘年轻人的算计。

这次,所谓的告老还乡,会不会又是秦枫下的一盘什么大棋?

众人莫衷一是,虽然心中暗暗盘算思索,但表面上谁也没有表现出来,更没有吱声议论。

秦枫请辞,做决定的是皇帝。

原本就跟其他人无关,这时候跳出来,无论支持还是反对,在没有搞清楚秦枫真实意图的情况下,似乎都相当危险,闹不好就会马屁拍到马腿上,反而惹了一身不是。

朱元璋望着秦枫,神色间微微感慨。

秦枫的心声,已经被他尽数听闻,对于秦枫的决断,朱元璋虽然万分不舍,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,千秋万载,不得不承认秦枫的考虑,才是最周全的。

此时,朝堂上衮衮诸公的目光,也都小心翼翼地射向皇帝的宝座。

正值大好年华的国师大人,忽然请辞,还说什么告老还乡,往小了说,这根本就是开玩笑,往大了说,甚至可以算作欺君!

皇帝会作何反应?

须知,帝王心术,可能前一刻还是雨露,下一刻就转为雷霆!

这秦枫秦大人的恩宠,到今日,还会继续么?

“山河之功,非一日可成;星辰之耀,非一夕可明……”

朱元璋悠悠开口,语调深沉平稳,顿时让金銮殿上鸦雀无声,唯有这位传奇帝王的声音,在空旷的大殿内,久久回荡。

“秦爱卿,自从洪武二年,任淳化知县,便勇于任事,勤政爱民,以水稻灌溉新法,名扬天下!”

“时至今日,大明亿万百姓,依然深受水稻灌溉法的恩泽,丰衣足食,皆为秦爱卿之功。”

“后来,远征日本,扬国威于海外;主持科举,选贤才于神州;筹算户部,仓廪丰实而万民不饥;巧思公布,改道大河而百姓无患……”

朱元璋的声音,平稳而悠长,不疾不徐,慢慢历数秦枫的种种功绩。

其实这些,在之前册封国师的时候,大家已经听过。

但皇帝既然不厌其烦,其他人谁又敢胡乱打断。

一路听来,许多人倒是渐渐释怀。

可别再说秦枫受皇帝恩宠,是因为什么乱七八糟不可描述的原因了。

光凭这位秦大人的功绩!

什么恩宠当不起?

人家是凭真本事的啊!

“秦爱卿,劳苦功高,为国为民……”朱元璋总结完秦枫这些年的功绩,目光威严地扫视一周,最后说道:“今日要告老,无疑是我大明的损失。”

“不过既然秦爱卿欲要归隐林泉,陪伴妻儿,于情于理,朕也无法强留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